1. 系统挑战与核心需求
在环保监管趋严的背景下,排污总量控制系统需实现高精度数据采集、实时传输、多协议兼容及恶劣环境稳定运行。传统方案常面临硬件算力不足、接口扩展性差、抗干扰能力弱等痛点。SAM-M3100A嵌入式核心板凭借i.MX6ULL处理器架构与工业级设计,为系统提供全链路智能化升级。
2. SAM-M3100A技术优势
2.1 高性能硬件架构
- 处理器:
搭载ARM Cortex-A7内核,主频最高900MHz,支持多任务并行处理,满足复杂算法运行需求。 - 内存与存储:
标配512MB DDR3 + 8GB eMMC,确保大数据缓存与长期历史记录存储(>12个月)。 - 工业级可靠性:
支持-40℃~105℃宽温运行,MTBF达50万小时,适应高温、高湿、粉尘等恶劣工况。
2.2 丰富外设接口
- 多通道数据采集:
- 12位ADC(10通道):
支持4线/5线电阻触摸屏,直接接入pH、COD、流量等传感器模拟信号。 - 8路UART:
扩展RS485/RS232模块,连接气体分析仪、水质监测仪等设备,支持Modbus/Profibus协议。 - 实时通信能力:
- 双千兆以太网(ENET1/ENET2):
实现主备网络冗余,保障数据上传至监管平台稳定性。
- 4G/5G扩展:
通过Mini-PCIE接口接入无线模块,支持远程运维与OTA升级。
- 本地人机交互:
- 24位LCD接口(1366x768):
驱动工业触控屏,实时显示排污数据、报警信息及操作日志。 - SAI音频接口:
集成语音报警功能,提升现场操作安全性。
2.3 安全与扩展性
- 加密引擎:
内置AES/TDES/SHA硬件加速,防止数据篡改与非法访问。 - 40+ GPIO:
灵活扩展PLC控制、阀门开关等执行单元,构建闭环控制系统。
3. 系统方案设计与落地价值
3.1 系统架构
- 感知层:
传感器群→ADC/UART接口→数据预处理。 - 控制层:
i.MX6ULL运行Linux系统,执行总量计算、超标预警、报表生成。 - 通信层:
双网口/4G→云端平台,支持HTTP/MQTT协议。 - 交互层:
7寸工业屏(LVDS接口)+ 本地声光报警(PWM控制)。
3.2 功能实现
- 实时监控:
通过CAN总线(FlexCAN1/2)连接现场PLC,动态调节排污设备工况。 - 防数据丢失:
硬件看门狗+eMMC掉电保护,确保突发断电时数据完整性。 - 边缘计算:
在核心板部署AI模型,实现排污趋势预测与能效优化。
3.3 客户收益
- 合规达标:
满足《污染源自动监控技术规范》对数据采集频率(≤15分钟)与存储要求。 - 运维成本降低30%:
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更换,减少停产维护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