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核心硬件平台:高性能与工业级可靠性深度融合
SAM-U3600A基于NXP i.MX6 Quad/Dual/Solo系列处理器(默认四核1GHz,可升级至1.2GHz),搭载2GB DDR3内存及8GB eMMC存储,为轨道场景下的实时数据处理提供强力支撑:
- 多核并行计算能力
:支持列车调度通信、视频编解码、传感器融合等多任务并发处理,满足关键业务系统(MCX)对实时性和稳定性的严苛要求。 - 工业级环境适应性
:工作温度范围覆盖-25°C至70°C(可选军工级-40°C至85°C),湿度适应5%~95%(非凝结),确保极端天气下的可靠运行。 - 超低功耗设计
:工作电流仅1.2A/5V(典型值),配合动态电源管理技术,降低系统能耗,延长设备寿命。
关键接口能力:
- PCIe总线
支持国产5G模块(华为/中兴/鼎桥)快速接入,实现5G专网超低时延通信; - 双路LVDS+HDMI 1.4
支持多屏高清视频输出(最高1080P),满足列车驾驶舱监控与乘客信息系统的同步显示需求; - 双CAN总线+多路GPIO
兼容列车控制网络(如TCN、MVB)协议,支持与既有车载设备的无缝对接。
2. 5G专网与超视距视频瞭望的融合创新
SAM-U3600A通过国产5G模组实现铁路场景的三大核心突破:
- 超视距视频传输
:基于5G网络的20ms级低时延与百兆级带宽,支持轨道沿线高清摄像头实时回传,结合硬件级H.264/H.265编解码(1080P@30fps),实现列车前方数公里的障碍物识别与预警。 - 多模态通信冗余
:内置4路USB+2路千兆网口,可同时连接5G、Wi-Fi 6、LTE-M等多模通信模块,构建异构网络冗余架构,保障极端条件下的通信连续性。 - 边缘计算赋能
:利用i.MX6处理器的3D GPU加速(Vivante GC2000)与双核VPU,在本地完成视频分析、AI推理(如轨道异物检测),减少云端依赖,提升响应速度。
典型应用场景:
-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
:通过5G专网实时传输列车位置、速度、编组信息,优化行车密度与安全间距; - 车厢环境监控
:集成温湿度、烟雾传感器数据,通过5G回传至调度中心,实现主动式安全管控。
3. 高可靠性与快速部署的工程化设计
SAM-U3600A通过硬件与系统级优化,解决铁路场景的三大痛点:
- 高速信号完整性保障
:核心板集成复杂电源管理系统,避免客户自行设计高速电路的风险,确保DDR3(1066MHz)、PCIe(Gen2 x1)、SATA(1.5Gb/s)等高速接口的长期稳定运行。 - 全栈国产化支持
:预装Linux系统(支持Yocto定制),兼容国产操作系统(如麒麟、统信),适配国产5G模组与加密芯片,满足铁路行业信创要求。 - 紧凑型结构设计
:板卡尺寸仅80×55mm,支持导轨式安装,适用于空间受限的车载、轨旁设备。
抗干扰能力强化:
- 独立信号隔离层
:LVDS、HDMI等视频接口采用差分信号设计,降低电磁干扰(EMI)影响; - 工业级ESD防护
:所有I/O接口满足IEC 61000-4-2(±8kV接触放电)标准,适应强电磁环境。
4. 扩展能力与未来演进路径
SAM-U3600A为智慧铁路提供可扩展的技术底座:
- 多协议融合
:通过3路I2C+2路SPI扩展环境传感器,支持LoRa、ZigBee等物联网协议; - AI能力升级
:预留PCIe x1插槽,可外接AI加速卡(如寒武纪MLU),实现轨道图像识别的算力增强; - 软件定义功能
:基于Linux的开放式架构,支持OTA远程升级,适配未来5G-A/6G网络与TSN(时间敏感网络)标准。
- 车载智能终端
:集成5G通信、视频监控、乘客信息发布(PIS)功能,单板实现多系统融合; - 轨旁边缘计算节点
:通过SATA接口连接大容量硬盘,实现视频数据的本地存储与智能分析。